广平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广平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畜禽生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021年修订)

发布日期:2021-07-01 07:55:51   浏览量 :220
unknown unknown 发布日期:2021-07-01 07:55:51  
220

广平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畜禽生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

2021年6月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修业年限……………………………………………1

四、职业面向……………………………………………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2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2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1

八、实施保障……………………………………………13

九、毕业要求……………………………………………15

十、附录…………………………………………………16


 
 

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畜禽生产技术

专业代码:610301

二、入学要求

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在校、修业年限3年

四、职业面向

表1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

专业

大类

所属

专业类

对应的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方向

农林

牧渔

6103畜牧业类

养殖

畜禽饲养人员

畜牧生产、管理岗位

畜禽饲养工

畜禽繁殖工

动物疫病防治员

动物检疫检验员

养殖

畜禽繁殖人员

畜牧生产、管理岗位

兽医

动物疾病防治人员

畜牧技术服务岗位

兽药

兽药技术人员

畜牧技术服务岗位

饲料

饲料生产营销人员

营销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环境卫生、动物遗传繁育、畜禽饲养管理及疾病诊疗基本知识,具备畜禽饲养管理、选种繁殖、日粮配合和畜禽主要疾病的预防及诊疗能力,从事畜禽的日粮配合、饲料加工、环境调控、繁殖改良、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制三年,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畜牧生产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能够胜任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繁育与改良、养殖场环境调控、畜禽日粮配合,掌握畜禽常见疾病临床诊断技术,具备畜禽防疫体系建立、主要疫病防治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升学:毕业后参加河北省对口升学,报考河北农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北方学院以及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有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深造。

就业:主要面向规模化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与销售、基层畜牧兽医等企业,在畜牧生产、管理、 技术服务和营销岗位群,从事畜禽养殖与繁育、饲料加工与营销、疫病诊断与防治等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经济政治与社会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职业道德与法律: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执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4、哲学与人生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要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体育与健康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语文

在初中汉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7、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8、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并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

9、化学

在初中化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专业课和工作打下基础。

10、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11、历史 

主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等。

12、艺术

主要使学生了解美育知识等。

(二)专业(技能)课程

1.畜禽解剖与生理

学习畜禽(牛,羊,猪,禽,马)各个部位的名称及各个管理结构。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家畜家禽的解剖结构知识,掌握基本的解剖程序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生产一线工作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动物外科手术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阐述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理论,使学生掌握有机体的主要生理过程与机制、活动规律与调节,从机能方面认识动物机体。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主要讲授畜禽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位置、构造及生理功能,重点放在牛、猪和鸡等动物的解剖构造特征上。学生必须掌握畜禽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相关知识和动物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讲授动物有机体功能,阐明正常动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理,动物生理上常用的专业名称和专业术语。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理基本实验技术,掌握正常生理现象,分清生理与病理,为疾病的诊断、病畜的治疗及护理奠定基础。

2.畜禽营养与饲料

学习常见畜禽的营养原理、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常见饲料及饲料的加工调制与日粮配合。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各种饲料原料,能选用适当的饲料原料,根据不同畜禽营养代谢特点,进行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生产;能够通过饲料检验化验、饲养效果检查等方法进行饲料质量评价。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工作作风严谨、职业素养高、能从事畜禽饲养和饲料生产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主要讲授动物营养基础、畜禽营养需要、饲料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饲料加工与调制和饲料配方设计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识别各种饲料原料,能选用适当的饲料原料,根据不同畜禽营养代谢特点,进行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生产,能够通过饲料检验化验、饲养效果检查等方法进行饲料质量评价。

3.畜禽繁殖与改良

畜禽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为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禽数量,提高畜禽质量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研究畜禽遗传规律、育种基本原理、繁殖的客观规律以及畜禽繁育基本技能的学科。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畜禽繁育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数量性状的遗传、家畜的选种、选配、本品种选育、品系繁育、杂交繁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家畜的生殖生理、生殖激素、母畜的发情、冷冻精液及人工授精、受精、妊娠和分娩、家禽繁殖技术、提高繁殖力的方法和措施。本课程是由遗传、育种、繁殖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遗传学的理论最初来自于繁殖和育种实践,但它反过来又指导繁殖和育种工作,大量的繁殖和育种工作又丰富了遗传的理论。这就是本学科三部分内容间的相互联系。

4.畜禽生产

学习养牛,养禽,养猪,养羊,养兔的饲养管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品种的识别、外貌鉴定技术、饲料的调制与日粮配合;各类动物的饲养管理要点及基本技术,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技能;能从事动物生产工作;会主要品种的识别、外貌鉴定技术、饲料的调制与日粮配合。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猪、牛、羊、鸡等畜禽为代表,具体阐述了畜禽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深刻认识畜禽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各种畜禽舍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各种畜禽的品种与类型,掌握畜禽的生物学特性,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疾病防治:是研究畜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课程目标: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防治畜禽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及时发现和诊断畜禽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畜禽生产的正常发展。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畜禽疾病防治包括家畜传染病、家畜寄生虫病、家畜内科病、家畜外科病、家畜产科病、综合技能训练等。分别叙述了畜禽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病理过程、病(死)畜禽的剖检、病料的采取与送检方法;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理论与防治措施;主要(常发)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畜禽寄生虫病的基本知识,常发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畜禽常见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的诊断与防治等。本课程是畜禽生产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兽医临床课。为了学好本课程和发挥其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应以畜禽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为基础,与畜禽营养与饲料学紧密联系,为学习畜禽生产、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课程提供有关的知识与技术。

6.兽医基础

主要讲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理解,观察识别和分析常见的病理变化,为学生将来学好专业核心课程和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工作打基础。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理解症状学的诊断意义,识别正常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动物用药物的来源与性状、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掌握动物药物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药物的性状、作用及不良反应;讲授微生物种类及特征、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其在预防医学上的应用;动物及动物产品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治疗技术,掌握血、尿、粪常规检查等。

7.技能课程

(1)在牛骨骼标本上指认出髋骨的各骨名称及位置;前后肢骨各骨名称及前后肢各关节名称。在牛的复胃标本上指认出各胃的名称及位置。

(2)在猪心脏标本或实物上指认出猪心脏各腔室及各主要血管的名称。在猪泌尿系统模型上指认出猪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名称。

(3)在鸡消化道标本或实物上指认出喙、口腔、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泄殖腔等消化道各器官。在剖开的雏鸡身上指认出其主要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胸腺)。

(4)识别畜禽的体表解剖部位和名称。

(5)识别豆粕、棉子粕、花生仁粕、菜子粕,并能判断出品质优劣。识别石粉、骨粉、贝壳粉,并能判断出品质优劣。青贮饲料的感官鉴定。

(6)牛、羊人工授精器材的认识及其用途。假阴道的安装。精液的品质判定。

(7)金属注射器的拆装与调试。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8)皮肤紧张切开法。在猪的皮肤上进行结节缝合。

(9)在动物胸部进行板槌叩诊。在动物胸部使用听诊器进行间接听诊。

(10)动物体温的测量方法。在动物腕关节或模型上打一交叉绷带,并说出其用途。在动物四肢或模型上打一螺旋绷带,并说出其用途。

(11)动物肝脏细菌学检验的采样方法。动物肝脏病毒学检验样品的包装送检方法。

(12)血液寄生虫检验血涂片的制备。

(13)使用光学显微镜调出400倍的物像。显微镜油镜用毕的处置。

(14)畜禽的颈部皮下注射法。雏鸡的滴鼻点眼法接种疫苗。鸡痘疫苗的刺种法。鸡的肌肉注射法。

(15)冻干活疫苗、组织灭活疫苗、油佐剂灭活疫苗的认识及保存方法。

(16)根据图片或幻灯片,指认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的典型症状或病变。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17)在照片上识别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并说出其各自突出的外貌特征。在照片上识别荷斯坦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牛,并说出其各自突出的外貌特征。

(18)鉴别高产鸡与低产鸡。

(19)测量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

(20)掌握测量蛋形指数的方法。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2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 时

学期(周数)

考试

考查

 

 

20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职业生涯规划

必修

36

2

 

 

 

 

 

1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必修

36

2 

 

 

 

 

1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必修

36

 

 

2

 

 

 

 

1

4

哲学与人生

必修

36

 

 

2

 

 

 

1

5

历史

必修

36

1

1

 

 

 

 

1

6

体育与健康

必修

144

2

2

2

2 

 

 

1.2.3.4

7

语文

必修

540

5

5

5

5

5

5

 

 

8

数学

必修

540

5

5

5

5

5

5

 

 

9

英语

必修

540

5

5

5

5

5

5

 

 

10

化学

必修

36

1

1

 

 

 

 

 

11

公共艺术

必修

36

1

1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36

1

1

 

 

 

 

1.2 

小计

 

 

 

2052

23

23

17

17

15

15

 

 

专业课程

1

畜禽解剖与生理

必修

252

4

4

 

3 

3 

 

 

2

畜禽营养与饲料

必修

216

3

3

 

 

3 

3 

 

 

3

畜禽繁殖与改良

必修

180

3 

3 

2 

2 

 

 

4

畜禽生产

必修

180

3

3

2

2

 

 

5

畜禽疾病防治

必修

180

3

3

2

2

 

 

6

兽医基础

必修

252

4

4

3 

3 

 

 

小计

 

 

 

1260

7

7

13

13

15

15 

 

 

技能训练

1

畜禽解剖与生理

必修

40

学时学分包含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生产实际,综合实习建议结合畜牧生产周期与理论授课进度灵活安排。

 

 

2

畜禽营养与饲料

必修

40

 

 

3

畜禽繁殖与改良

必修

40

 

 

4

畜禽生产

必修

60

 

 

5

畜禽疾病防治

必修

60

 

 

6

兽医基础

必修

60

 

 

小计

 

 

 

 

 

 

 

 

 

毕业考核

学业考试

 

学时学分包含技能训练操作,结合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结合平时品德表现,评定毕业成绩,达到合格以上。

 

 

 

 

 

 

     总计

 

3312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职教师队伍

(1)专业任课教师具有高级中学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双师”素质,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

(2)全面掌握本专业的课程,熟悉教学规律,具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3)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4)关注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动态,对行业的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畜牧兽医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

2、兼职教师队伍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来自行业及企业生产一线,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3)实训指导老师要求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4)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设施

现有大型仪器40余台,中小型仪器120余台,装备了动物基础实验室、动物疫病实验室、动物生产实验室等。

(三)教学资源

1.选用高教出版社、河北省等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或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2.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部分专业课程资源库,并不断优化完善。

3.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达到1200册),增加专业电子图书(500册)。

(四)教学方法

1.体现“课程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

2.普及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方式,将碎片化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组合在一起,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尝试现代学徒制,借鉴或摸索经验,并推广应用。

(五)学习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多元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水平考试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六)质量管理

1. 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 遵循教学规律, 立足专业实情, 制定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 建立完善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2. 建立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实训实习场所,为教师进步,学生成才奠定基本的实训条件,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才质量的规格提供基本保障。

3. 教务处为教学管理的主管单位, 年级部主任是各年级部第一责任人, 其职能是负责对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开展内部的各项教学检查。

4. 建立健全教学监督评价机制,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并准确、全面、快速地进行反馈。

5. 建立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完成毕业论文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十、附录

1.本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职[2019]25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4.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课程设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03 - 2020 广平县职教中心 版权所有
管理网站 举报反馈 网站统计